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智慧服务 一体化平台建设与应用
一、平台设计
平台以“患者体验驱动、技术深度赋能”为核心理念,构建覆盖住院全周期的智能化服务生态,通过平台化整合、场景化创新、业务整合与流程重构,提供覆盖患者院前、院中、院后全生命周期的主动式、智能化服务。将分散的入院登记、医嘱执行、费用管理等模块整合至统一平台,实现“一页通办”,患者可以在一个平台的一个页面完成全流程住院操作。
平台功能按照患者住院周期节点可分为院前、院中、院后。院前包括线上入院办理、在线床位预约、入院准备、住院清单推送、心理与生活指导等;院中包括检查全流程、智能服药管家、手术全流程、智慧查房等;院后包括病区结算全流程、智能随访、病案复印邮寄、智慧停车等。
二、技术实现
架构底层依托分布式流处理中台实现医疗数据的高效整合与实时响应,实现住院流程各数据点的秒级处理。基于患者全维度数据资产,系统采用混合智能架构:一方面通过规则引擎与机器学习模型构建动态决策中枢,另一方面利用知识图谱与动态时空规划优化算法实现服务路径的精准规划。各功能模块通过微服务架构解耦,在保证系统弹性的同时,形成“感知-决策-执行-反馈”的闭环机制。在具体技术实现上,系统融合实时计算、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多模态技术,构建了从数据采集到服务触达的完整技术栈,实现了住院服务效率与患者体验的双重提升。
(摘录:中国数字医学)
////////////////////////////////////专家点评////////////////////////////////////
王源,池州市人民医院信息管理部主任,高级工程师,安徽省医院管理协会信息专委会常委。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设的住院智慧服务一体化平台,围绕住院全流程关键环节,实现院前急救、院内救治、院后随访全链条服务智能化升级。其建设成效显著,一是构建全周期服务闭环体系,破解"流程碎片化"难题,实现患者从入院到康复全流程"一站式"办理;二是推动技术服务与医疗场景深度融合,实现服务模式由"被动响应"向"主动供给"转变;三是强化数据要素价值挖掘,通过系统整合既提升服务精准度,又实现管理效能与社会效益同步提升;四是注重技术应用的包容性,针对特殊群体开发专项功能模块。
该平台为安徽省医院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一是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住院等待时间长、检查流程繁琐、费用透明度不足"等问题,优先改造高频服务场景,确保转型实效;二是实施分类指导策略,根据医疗机构层级特点,大型三甲医院可探索"全流程覆盖+技术创新"模式打造示范项目,地市级及县级医院重点推进"核心业务流程数字化"等轻量级应用,实现梯度发展。
